健教專欄
一、感冒不是因天冷
由于擔心感冒,總是給外出多加一點衣服。但事實是,人們一般認為的傷風、感冒和其他類型的感染并非因為氣候或寒冷。美國肺臟聯(lián)合會指出,人們之所以得出這一錯誤的結論,是因為這類疾病大多發(fā)生在冬季,但這類疾病與氣候沒有多大聯(lián)系,只是因為在冬季,病毒更容易四處傳播。
病毒最普通的傳播方式是通過另一個人的皮膚接觸呼吸分泌物,例如,握手;或間接地接觸環(huán)境表面,例如接觸到門把手,然后再用同一只手揉眼睛或擦嘴巴。這也是專家們強烈建議人們勤洗手的原因,不管你是否患了感冒,勤洗手是預防細菌傳播的最佳方式。但即使你的手洗得很干凈,傷風或流感也會通過吸入被感染的空氣中的微粒而傳播,比如,如果你距離感冒的人太近,就容易被感染。
傷風、流感和其他類型的感染在孩子們中間最為常見,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在玩時有更多的身體接觸機會,還因為他們在幼兒園或學校中經(jīng)常遇到其他人群。
二、春季防病四大建議
春季氣溫不穩(wěn),風雨多變,體弱者要注意保暖防風寒,多食醋、蒜之類有助于預防外感。過敏體質者要注意避開花粉等過敏原,外出最好戴口罩。
增強體質
春季主要是多參加戶外體力活動,包括各種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,增強機體免疫力。可根據(jù)自己的愛好,參加跑步、打球、做操、打太極拳、郊游等。
調(diào)節(jié)情緒
春季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、咖啡因的飲食,諸如綠茶、咖啡、香蕉、巧克力等,這些食品能興奮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消除疲勞,防止"春困"和情緒低沉。另外,處事不要過激,力求心平氣和,情緒安定。養(yǎng)魚、賞花、垂釣等都可調(diào)節(jié)情緒,怡情養(yǎng)性。
采取必要防治措施
在天氣多變時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對一些慢性病進行預防性治療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結核病、風濕病以及精神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不宜停藥或減藥,而需要強化或做必要的調(diào)整,嚴防病情加重或舊病復發(fā)。家長應及時為孩子接種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疫苗,不要隨便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。一旦發(fā)生有關病情,要盡早到醫(yī)院妥善查治。
- 下一個:保護心臟健康與安全